syllabus
工程伦理(春)-生物2班
course code:125600MGB001H-08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ethics course period:3 credit:0.00 course attribute:公共必修课 course lecturer:陆忠兵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教学目的:掌握工程伦理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在工程各领域的伦理决策能力。重点提高学生的伦理敏感性和伦理判断能力。
教学要求:课堂积极参与讨论。
prerequisite courses
无
teaching materials
Harris, M. Pritchard, M. Rabins等著. 丛杭青,沈琪,魏丽娜等译. 工程伦理概念与案例 (第五版)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main content
第1章 绪论,共1学时,分解为如下3部分讲授 (姜卉,王楠)
1.1什么是伦理?伦理和道德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是什么? (0.2学时)
1.2为什么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0.3学时)
1.3伦理行为的四组份模型与伦理的可教育性(0.5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东风天龙汽车刹车失灵事件
(2)三门峡水库——黄万里
第2章 伦理行为与伦理决策 ,共2学时,分解为如下2部分讲授 (姜卉,王楠)。
2.1 伦理决策的特征及影响伦理决策的因素(1.0学时)
2.2 如影随形的工程伦理问题(1.0学时)
(1)一波三折的“反应停”事件
(2)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3)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
第3章 工程中的伦理判断,共3学时,分解为如下3部分讲授 (姜卉,王楠)
3.1事实与真相(1.0学时)
3.2伦理判断原则(1.0学时)
3.3划界法与创造性的中间方式(1.0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工人接触苯浓度的风波
(2)经典电车难题及变体
(3)海德堡大学汽车碰撞实验
第4章 工程师与诚实、忠诚、揭发,共3学时,分解为如下3部分讲授 (姜卉,王楠)
4.1工程师与诚实(1.0学时)
4.2工程师与忠诚(1.0学时)
4.3工程师与揭发(1.0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DC-10飞机坠毁事件
(2)福特斑马微型车油箱事件
(3)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第5章 资源与环境工程伦理(肖康,3学时)
环境工程是人类为减少工业化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污染治理的工程手段。环境工程伦理问题产生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与统一。本章以概念和案例为引导,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中的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正等问题,认清环境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职业精神与科学态度,学会分析和反思环境工程中的伦理问题。
5.1 环境工程伦理问题的产生(0.5学时)
5.2 环境工程中的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与社会公正(1.0学时)
5.3 环境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职业精神与科学态度(1.0学时)
5.4 环境从业者的案例集锦(0.5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兰州自来水苯浓度超标事件
(2)曹县垃圾发电项目环评造假事件
(3)厦门PX事件中的环境工程伦理
第6章 生物与医药工程伦理(陆忠兵,3学时)
现代生活中,人们在享受生命科学的高技术成果的同事,也被随之而来的伦理道德难题,以及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的问题所困扰。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各种生命科学伦理问题的背景,掌握有关人类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和科学标准的国际性指南,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生存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6.1生命伦理学的概述 (1.0学时)
6.2生物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1.0学时)
6.3医疗及动物实验中的伦理问题(1.0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DNA重组和编辑的伦理问题
(2)干细胞治疗方面的伦理
(3) 医疗信息的知情权和动物福利
第7 信息工程伦理(陈德元,3学时)
信息技术和信息工程深刻而剧烈地影响着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从业人员急剧增加,信息领域伦理事件层出不穷。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工程引发的新伦理困境,如安全风险、网上下身份混淆、个人隐私泄露,数据权利模糊,风险社会与治理困境等具体内容、法律进展及实践案例,理解需要遵循安全、责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节俭等道德和伦理原则处所面临的信息伦理问题。
7.1 信息工程的社会性(1.0学时)
7.2 信息工程与公共政策(1.0学时)
7.3 信息工程评价(1.0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乔纳森?詹姆斯(Jonathan James)事件
(2)维基解密事件
(3)爱德华?斯诺登
第8章 机械工程伦理(王生,3学时)
机械朝着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人类对机械的依赖越来越多越深,使得机械伦理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了使机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必须开展机械伦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本章在介绍机械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机械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认识机械伦理研究的必要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研究途径,掌握机械伦理研究方法论原则;要求学生认识机械工程师面临的职业伦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伦理意识、学会思辨伦理问题,在面对价值冲突和工程或职业伦理困境时,做出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8.1 机械与机械伦理(1.0学时)
8.2 机械伦理研究进路(1.5学时)
8.3 机械工程师的职业伦理(0.5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狮航波音737-MAX 8空难
(2)无人驾驶汽车
(3)杀人机器人
第9章 材料工程伦理(王晓东,3学时)
材料作为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深刻而全面地影响和支撑着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传统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到与其他学科结合的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新兴材料的发展,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材料研究、制备、生产和应用的理念,所涉及到的工程伦理问题古已有之,并呈现日渐突出的特点。材料工程技术的管理责任心、职业道德素养、工程技术发明造福人类的坚持和勇气成为材料伦理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9.1 材料学里的工程技术管理(1.0学时)
9.2材料技术发明的社会责任(1.0学时)
9.3材料工程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1.0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工程师之戒——魁北克大桥垮塌事件
(2)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经验
(3)江苏铝粉尘爆炸事故
第10章 化学工程伦理(李增喜,3学时)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涉及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工程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化学工程中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与化学工程相关联的其他伦理,了解化学工程伦理规范的构建等内容。
10.1化学工程基本概念及其特点(0.5学时)
10.2化学工程中的伦理问题(1.0学时)
10.3化学工程相关联的其他伦理(1.0学时)
10.4化学工程伦理规范的构建(0.5学时)
本章主要案例:
(1)唐山钢铁厂污染
(2)PX项目
(3)吉林石化苯厂爆炸
(4)阳宗海砷污染
第11章 核工程伦理(魏龙, 3学时)
现代社会中,核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核电站的诞生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所必须的电力,同时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核医学为代表的核诊断、放射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及科研机构;其他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地质等诸多领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核工程(广义角度的核工程,包括核电工程及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同时是双刃剑,在服务人类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核工程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更安全地和平利用核工程服务于人类,必须开展核工程伦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本章在介绍核工程尤其和人类相关的辐射防护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核工程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要求核工程类的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在与社会舆论和职业伦理价值相悖时,做出正确和负责任的判断。
11.1核工程及其辐射特点(1.5学时)
11.2基于辐射防护特点的核工程伦理(1.5学时)
本节主要案例:
(1)福岛核事故
(2)核医学诊断
(3)核废料处置及对策
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读书报告
reference
1. 李正风, 丛杭青等著. 工程伦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2. 迈克?W?马丁, 罗兰?辛津格著. 李世新译. 工程伦理学[M]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 爱德温?德温莱顿等著. 丛杭青等译. 工程师的反叛——社会责任与美国工程职业[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4. 张涛,王大洲. 中美重大工程事故调查模式比较分析——以两起铁路事故调查为例[J]. 自然辩证法通迅. 2015, 37(2) :105-113
5. 姜卉. 基于大工程观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18): 123-127
6. 姜卉. 我国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体系构造[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6: 125-130
7. 王鹤岩, 张志顺.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多样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8(4): 132-135
8. 廖申白.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干预伦理[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34-40
9. 王进. 从米切姆“责任”内涵剖析工程师责任的合理限度[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5, 32(4): 20-26+31
10. 龙翔. 从工程的自然属性谈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24(2): 66-70
11. 孙加顺. 以伦理为基准的设计通往AI时代的至高美德——的访IEEE标准协会首席执行官康斯坦丁诺?卡拉卡琉斯博士[J]. 中国标准化,2018, 1: 18-21
12. 洪科芳. 伦理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 浙江工商大学, 2010
13. QIU R I. Human genome and philosophy: what ethical challenge will human genome studies bring to the medical practices in the 21st century? [J] Life Sciences, 2001, 324:1097-1102
14.SON W C.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nd macro-ethics in engineering[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08(14): 405-415
15. 机器人和机器系统的伦理设计和应用指南 (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 Guide to the ethic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obots and robotic systems BS 8611-2016)
16. 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
17.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章程》
18. 《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3
19. 人工智能或许会对法律规范、道德伦理等产生冲击
http://news.163.com/17/0710/11/COVSREBB000189A3.html
20. 无人驾驶会引发哪些伦理道德争议?十二位大牛这样说
http://tech.163.com/18/1225/09/E3S4G54L00098IEO.html
21. 哈尔?塔贝克、拉姆?拉姆那著. 罗三保、李瑶、杨钤译.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给环境专业人士的案例集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22. 陈元方.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
23. 叶华文, 张澜, 秦健淇等. 魁北克大桥垮塌全过程分析[J]. 中外公路, 2015, 35(5): 138-142
24. Pearson. C. Delatte, N., Collapse of the Quebec Bridge, 1907[J] . J.Perform Constr. Facil., 2006, 20(1): 84-91
25.解析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港珠澳大桥(图) http://www.kejian369.net/view/17976.html
26.港珠澳大桥 http://www.hzmb.org/cn/default.asp
27. Christopher Clement.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2016 Annual Report [J]. http://www.icrp.org,2017.
28. 江慧,董军. 核电工程的伦理问题研究[D].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 2011.3.
29. 肖姝, 杨小军. 核电工程的伦理思考[D]. 湖南:湘潭大学, 2012.4.
30. 骆鹏, 王思成, 胡正国等人.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先进核燃料循环的选择.[J] 物理, 2016,45(9): 569-577
31. 江绵恒, 徐洪杰, 戴志敏. 未来先进核裂变能———TMSR核能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3: 366-374
32. 尹晶. 化学工程的伦理问题研究 [D].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 2010, 11
33. 匡瑾璘, 杨东红. 石油化工园区生态化建设的环境伦理准则[J]. 中外能源, 2012,17(6): 80 – 84
34. 查尔斯?E?哈里斯, 迈克尔?S?普里查德, 迈克尔?J?雷宾斯著. 丛杭青, 沈琪等译. 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 [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35. K. Bowyer, ed. Ethics and Computing, 2nd, IEEE Press, New York, 2001.
instructor's profile
姜卉,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工程伦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博士期间从事MBA商业伦理教育研究。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危机管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省部级课题一项,企业横向课题一项;参与课题多项。发表工程伦理教学相关的论文2篇。E-mail: huijiang@ucas.ac.cn
王楠,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工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工程社会学。开设课程:技术与工程哲学研究,跨学科工程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大学写作。E-mail: wangnan@ucas.ac.cn
肖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与博士,201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从事水环境方面的研究,包括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膜分离技术与原理等,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E-mail: kxiao@ucas.ac.cn
陆忠兵,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E-mail: luzhongbing@ucas.ac.cn
陈德元,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副书记、副教授,长期从事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向的研发与应用工作,在信息论、信道编码、无线通信、高级通信原理等方向开展科研教学等工作。E-mail: chendy@ucas.ac.c
王生,博士,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国科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浮空飞行器、机械工程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参与或承担过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卫星工程、浮空器等重大工程任务,在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结构设计分析、结构动力学与计算机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向开展科研教学等工作。E-mail: shengwang@aoe.ac.cn
王晓东: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材料的电磁过程,电磁测量,磁流体力学。200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2-2003年在德国伊尔梅瑙科技大学(Ilmenau)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为纳米磁性材料;2003-2008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材料的电磁过程研究所(EPM/SIMAP)从事材料的电磁过程方向的工作;2008-2010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从事电磁检测方面的工作;2010-2011年在在德国伊尔梅瑙科技大学(Ilmenau)从事磁流体力学方向研究工作。2011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从事与电磁场相关的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xiaodong.wang@ucas.ac.cn
李增喜,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 1989到1991年作为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学习,1996年在俄罗斯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到2001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技术与环境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年来从事催化和吸附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基础研究。E-mail: lizengxi@ucas.ac.cn
魏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核分析技术、核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多年从事正电子谱学、成像技术,射线成像探测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仪器专项等十余项。发表SCI索引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E-mail: weilong@u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