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神经科学
课程编码:071006M04001H 英文名称:Neuroscience 课时:60 学分:4.00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主讲教师:李岩等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生物学科各专业硕士、博士、直博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其它学科研究生选修课。
神经科学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它已成为了现代生命科学前沿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同时具有多样化的亚学科方向,包括神经生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行为学等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神经科学发展历程,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和神经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电学特性和突触传递机制,对视觉、嗅觉、痛觉、听觉等感知觉和运动控制等脑功能进行系统学习,并理解本能行为、学习记忆、抉择等动物行为中的神经调控机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在掌握神经科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技术、思维方法及领域进展加深理解。
预修课程
生物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解剖学
教材
无
主要内容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神经科学简史(3学时,赫荣乔)
1.1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1.2 神经生物学历史、重大事件与最新进展
1.3 神经科学内容、目标及意义
1.4 神经生物学的未来
第二章 脑的基本结构及其性别差异(3学时,赫荣乔)
2.1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2.2 前额叶、颞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概述
2.3 海马及其相邻核团结构与功能
2.4.脑内其他重要核团
2.5 脑的二态性
第三章 激素与动机(3学时,赫荣乔)
3.1 激素及其受体
3.2 激素的神经环路
3.3 人类和动物的动机
第四章 视觉(3学时,赫荣乔)
4.1 眼睛的基本结构
4.2 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加工;
4.3 中枢视觉信息的传递与加工;
4.4 颜色视觉
4.5 视觉与心理
第五章 神经元与胶质细胞(3学时,李岩)
5.1 神经元学说的建立
5.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特性
5.3 神经元的分类
5.4 胶质细胞
5.5 神经系统中的非神经细胞
第六章 神经细胞电学特性(6学时,孙坚原)
6.1 生物电的产生及其记录技术
6.2 膜离子通道
6.3 信号跨膜转导
6.4 脑神经细胞活动的光学记录技术
6.5 脑细胞活动磁记录
6.6 离子通道活动的膜片钳记录
第七章 突触传递与突触可塑性(6学时,孙坚原)
7.1 神经递质与受体
7.2 突触传递
7.3 突触细胞生物学
7.4 突触可塑性
第八章 自主神经系统(3学时,李岩)
8.1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8.2 肠部自主神经系统
8.3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与中枢控制
8.4 弥散性调节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8.5 弥散性调节系统与兴奋剂
第九章 行为调控的分子环路机制(6学时,李岩)
9.1 无脊椎动物的行为学研究
9.2 学习记忆的分子环路机制
第十章 本能行为的神经调控(3学时,李岩)
10.1 下丘脑的基本结构
10.2 垂体的细胞组成与联接模式
10.3 本能行为的神经、分子调控
10.4 中枢-外周器官交互
第十一章 感知觉系统(9学时,刘力)
11.1 嗅觉与味觉
11.2 躯体感觉与痛觉
11.3 听觉与平衡感觉
第十二章 脑的运动控制系统(3学时,刘力)
9.1 运动系统的通路
9.2 脑的运动系统
9.3 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
第十三章 神经干细胞(6学时,孙乐)
13.1 神经干细胞概要
13.2 神经干细胞与脑疾病
13.3 神经干细胞的应用
闭卷考试:3个学时,助教李常青
参考文献
(1) John G. Nicholls等著,杨雄里等译,《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原书第五版,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2) Kandel, E. R., et al.,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s, 5th Ed, McGraw Hill, 《神经科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北京,2013。
(3) Mark F Bear, Barry Connors, Michael Paradiso,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2nd Ed,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2001;《神经科学-探索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第三版,2011。
(4) Brady, Siegel, Albers, Price. Basic Neurochemistry,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Cellular, and Medical Neurobiology, 8th Ed, 2013, Academic Press. ISBN: 9780123749475;
课程教师信息
授课人:
首席 李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赫荣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孙坚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刘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孙乐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助教:李常青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